国庆中秋双节同庆,8天长假完美收官。金秋十月,陇南山水如画,八方游客纷至沓来,文旅市场迎来“爆发式”增长。凭借“生态陇南 康养胜地”核心名片,通过丰富的文旅产品、多元的特色活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。
01 数据亮眼:客流口碑双丰收
国庆中秋假期,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0.77万人次,实现旅游花费20.25亿元,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26.35%和38.6%。其中,乡村旅游累计接待人数189.42万人次,乡村旅游收入7.2亿元。这个假期,陇南文旅市场数据颇为亮眼。全市4A级以上及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50.52万人次,其中宕昌官鹅沟5A级景区成为甘肃热门景区,吸引大量游客,接待13.46万人次;武都万象洞景区接待4.54万人次、武都姚寨沟万象街区接待31.86万人次、礼县三国文化产业园接待15.11万人次、文县天池景区接待6.89万人次、康县青龙山大景区6.29万人次、文县白马河民俗风情旅游景区接待5.90万人次、西和云华山景区接待4.27万人次,其他景区也人流攒动,人气十足,呈现一片火爆景象。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到76%,其中部分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90%以上。数据显示,陇南各大景区人气爆棚,已成为甘肃省文旅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。
02 异彩纷呈:文旅融合嗨翻天
围绕“双节同庆·陇南有约”主题,全市推出120项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,串联起陇南的文化脉络,让游客沉浸式触摸历史与民俗的温度。文化演艺与景区体验深度融合成为这个假期陇南文旅的一大特色。武都万象街区成为欢乐主场,青岛啤酒节嘉年华暨文旅音乐季、《西游奇缘》NPC互动、红楼梦经典游园等活动轮番上演,成为游客必去打卡地,强劲的节奏点燃全场热情,台下游客跟着旋律互动,欢呼声此起彼伏;大型实景演艺《白马盛典》人气爆棚,凭借独特的白马藏族文化内涵和震撼的舞台效果,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;哈达铺红军一条街话剧《哈达铺的灯光》驻场演出,让红色记忆深入人心;两当“村超”赛场热闹非凡,球员们在场上奋力拼搏,场下观众呐喊助威,掌声与加油声交织,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乡村运动的激情。
03 烟火滋味:夜游经济真璀璨
夜幕下的陇南同样活力四射,夜游成为新热潮。武都万象街华灯璀璨,机甲熊猫引得孩童踮脚张望、惊叹打量,争相合影打卡,美食香气与演出声交织成最鲜活的烟火气;礼县三国文化产业园的主题灯会,以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造型彩灯,打造出“穿越千年”的视觉盛宴;宕昌县时代广场群星公益演唱会、成县杜甫草堂的诗意夜景、康县民宿的乡间夜话,让游客在灯火中读懂陇南的浪漫。与此同时,“乐享金秋·品味陇南”餐饮促消费活动为假期添味增香,宕昌哈达铺的药香美食、文县碧口的新鲜蔬果、裕河的火锨馍等特色美味集中亮相,在宕昌时代广场等展销点,老字号小吃与农特产品礼盒深受游客青睐。洋芋搅团、豆花面等经典风味与中秋月饼碰撞出独特滋味,让舌尖的满足成为假期最难忘的记忆符号。
04 暖心服务:细节之处见诚意
为保障游客体验,陇南在交通疏导、网上预约、应急保障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。市县(区)文旅部门全员上岗,成立了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服务保障专班,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,确保及时处理假日游客咨询投诉;市上分管领导、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带队深入重点景区现场指导工作、督查检查,有力保障了我市假日文旅市场平稳有序运行;热门景区提前开放线上预约通道,减少排队时间;针对天气、交通及时发布温馨提示;志愿者在车站、高速路口、景区等提供引导服务;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与热情好客的本地居民,共同构成了陇南文旅的“暖心名片”。
双节落幕,美好不散。这个假期,陇南正以多元、丰富的文旅体验,吸引着八方游客,在这片“陇上江南”留下难忘的金秋记忆。下一站,陇上江南的四季风光仍在等你,我们不见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