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 
  • 张掖:璀璨“夜经济”点亮城市新生活
  • 云千重,山千重——置身祁连千重浪漫中
  • 中国色彩——遇见·多彩阿拉善
  • 在库车 一年四季都能游玩的线路推荐!
双节同庆,衡阳文旅努力打造全域全时文旅盛宴!
来源:衡阳文旅微信公众号 | 作者:pmo07de44 | 发布时间 :2025-10-09 | 2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,衡阳市乘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之势,以“文化赋能、业态创新、服务升级、安全兜底”为核心,努力打造全域全时文旅盛宴。从工业遗址的怀旧狂欢到山水胜境的非遗展演,从文博场馆的珍品亮相到跨界联动的消费热潮,全市文旅市场实现“流量”“口碑”“效益”“安全”四重丰收,尽显“历史文化名城”与“现代文旅新城”的双重魅力。

  一 核心数据:全域市场实现高速增长

  双节期间,衡阳市文旅消费活力全面释放,关键指标均实现大幅攀升。纳入监测的25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58.87万人次,同比增长21.95%;实现营业收入20.62亿元,同比增长33.21%,核心数据稳居全省第一梯队。

  重点区域表现尤为亮眼。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标杆的湘见·建湘工业文化街区,凭借沉浸式演出引爆客流;东洲岛景区以“青春狂欢”主题吸引游客大幅增长;南岳衡山景区累计客流始终保持全省前列。

  文化场馆同样热度高涨。17家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(纪念馆)累计接待群众50.09万人次。

  住宿与配套消费同步升温。21家重点住宿单位接待住宿游客2.52万人,实现营业收入1382.51万元;“湘超”赛事门票联动景区的惠民政策进一步激活本地消费,实现“观赛+旅游”的双向赋能。

  二 产品供给:多维创新构建沉浸体验体系

  (一)文化赋能,传统与现代的深度交融

  衡阳市以“演艺进景区”为抓手,推动四大文艺院团与核心景区深度绑定,打造可感知、可参与的文化场景。湘见·建湘工业文化街区推出原创沉浸式舞剧《到衡阳当工人去》,将整个街区转化为“时空剧场”,游客化身80年代工人,在老式机床旁亲历“生产任务”发布、女工群舞《芳华》等场景,日均两场热演,场均观看人数过万,游客满意度达98%,相关视频线上播放量突破200万。雁峰区文化创意广场的祁剧《绣楼招亲》、南岳里的花鼓戏《天官赐福》、苏州湾老街的湘剧《跟着鲁智深闯衡阳》,形成“一景一剧”的文化布局,让传统戏曲在山水间焕发新生。

  文博场馆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。衡阳市博物馆推出《吉金铸史》《瓷韵雅艺》《名家笔墨》三大精品展,100余件青铜器、多地名窑瓷器及书画珍品依次亮相,吸引游客纷至沓来,日均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。为满足观展需求,场馆延时开放至20时,增设志愿讲解场次并推出“衡博影院”公益观影服务,让文化体验更具温度。

  (二)业态创新,青春与国潮的双向共振

  针对年轻消费群体,衡阳打造多元化潮玩场景。东洲岛景区举办“青春东洲岛”狂欢节,百只大雁振翅升空重现“潇湘八景·平沙落雁”盛景,日间上演川剧八面变脸、铜梁板凳飞龙、潮汕英歌战舞等非遗绝技,同步开展六大民族运动会;夜间则以烟花秀与国潮电音节收尾,传统乐器与电子节拍碰撞,构建每日13小时的昼夜狂欢体验。回雁峰大雁文化体验馆举办湖南首个大型户外漫展,汉服互动、宅舞比赛、电竞海选等活动精准对接二次元群体,文创市集同步开市,实现“逛展+消费”无缝衔接。蒸湘万达广场推出七彩祥云焰火音乐节,每日两场非遗打铁花、水上火壶表演与电音演出交替进行,成为市民夜游的热门地。

  (三)全域联动,山水与乡村的协同发展

  南岳区全力打造“白+黑”全时旅游模式。日间依托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,将祝融传说与航天探索结合,成为亲子游热门打卡地。夜间在南岳里·庙会文化美食街区推出“月满华诞 非遗盛宴”,直径15米的巨型“水上月亮”与互动演出相映成趣;“时光之城·1944”通过千灯许愿、复古巡游等场景带领游客“穿越”历史。

  乡村旅游与农旅融合多点开花。衡山县举办第九届高山猕猴桃采摘季活动,通过采摘体验、产品展销、文化展示的多维互动激活乡村消费;衡阳县梅花乐园邀请新疆鄯善县楼兰歌舞剧团带来西域风情表演,实现跨地域文化交流与旅游引流的双重成效。

  三 安全保障:全链条筑牢文旅市场防线

  为应对双节大客流,衡阳市提前部署、精准施策,构建“责任闭环、防控严密、响应快速”的安全保障体系,确保假期文旅市场零重大安全事故、零重大投诉。

  双节期间,重点景区全面启用“线上预约+实时监测”系统,通过官方公众号、小程序实时更新景区客流量、停车场空位等信息,引导游客错峰出行。南岳衡山景区在核心路段设置单向通行标识,安排专人疏导;东洲岛景区启用智慧安防系统,通过AI摄像头实时监测人流密度,当局部区域超承载量时,立即启动“远端分流、近端管控”措施,确保游客通行安全。同时,开通景区直通车,加密公交、旅游专线班次,缓解周边交通压力,累计疏运游客超50万人次。

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,衡阳市以文化为魂、以创新为翼、以安全为基,成功实现文旅资源向消费价值的高效转化,既彰显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,也展现了现代文旅的创新活力与安全韧性。双节的亮眼成绩,既是旅发大会红利释放的集中体现,也是纵深推进“制造立市、文旅兴城”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。